从桥上走过后有一个身穿红色旗袍的服务员在哪里接待。
王老师走过去报了预定的手机号,那个身穿旗袍的女子在对讲机里说了点什么。
片刻间一个“小二”便迎了过来,那个“小二”身子微弯,伸出右手说道:“几位客官里边请。”
“几位客官且随我来。”
整个饭店的装修和气氛都非常的好,唯一的不足之处便是身着红色旗袍女子手中的对讲机了,着实有些违和感。对了,还有点菜用的i pad。
李腾逸一行人在小二的带领下走上了二楼的雅间,同样古色古香的装修,最让李腾逸满意的莫过于包厢的名字了。
没有用666、888或者天字一号房这类俗套的名字,而都是用一些非常著名的传世书籍或书画来命名,很有意境。
李腾逸所在的这个包厢叫做“兰亭序”,《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
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而这个包厢内也悬挂着《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至于这幅墨宝出自谁之手李腾逸还分辨不出,但也可以肯定是这幅字是现代工业作品。
《兰亭集序》的真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其真迹也早已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今天李腾逸触景生情,便打起了这篇《兰亭集序》的主意,是不是可以通过《欲望簿》来把《兰亭集序》搞到手?
搞到真迹其实很简单,许个愿就好了,但这个事情真正棘手的地方不在这里。
但是怎么解释其来源?这才是重点,《兰亭集序》的真迹可以说是国宝级的了,如果真迹面世不亚于在古玩圈、书法圈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