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好,他看往日颇为疼爱的林氏亦有些不顺眼了,这个继妻伺候人的功夫还行,若说到为他排忧解难,那就比前头夫人差得远了。
娶妻还是当娶贤啊,会伺候人的女人多了去了,可如前边夫人那般能通过夫人间的走动为他仕途助力的可就太难寻了。
收到周二郎书信的几家反应不一,有如冯明恩这般恼怒对方不识抬举的,亦有人欣赏这个新晋会元是个清醒灵透人。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
大内总管太监魏伦将会试前二十的贡士放榜以后,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又去了那里,一一上报给帝王。
永和帝脸沉如水,在看到关于周凤青的那份奏报时,脸色这才缓和了几分,魏伦见状多说了几句周凤青的身世背景,当他说到周凤青出身农家,家有父母双亲,一个和离姐姐,一个哑巴哥哥,还有一个病弱幼子时,帝王脸上的笑意明显放大了。
出身贫寒好啊,家里负担重就更好了。
这样的人才好操纵,不比端王那样的,赏赐他金山银山亦不见得有多少感恩。
第55章
农历三月十五日,辰时许。
皇宫集贤殿内鸦雀无声,众考生严肃紧张的神情中带着一丝难言的激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历尽千辛,他们终于闯入了科举的最后一关,在座诸位皆是胜出者。
周二郎看了一眼发下来的杏黄色题纸,上面共计策论两道,第一道问农策,第二道问人才选拔。
看到这两道题目,他心中略稳,作为农家子出身的他可谓是掌握了第一手真实的基层农业资料,深知农人的辛苦,亦了解农人之所急需。
至于人才选拔,皇帝明显是要培养出一股新势力,用来打破文官集团对皇权产生的威胁,如何既能写到皇帝心里又不被百官视为眼中钉,出师未捷身先死早早当了炮灰,还需细细思量。
皇帝要搞平衡之术,他亦要在皇帝,以及皇帝对立面的文官集团间寻找一个平衡,最好的结果是双方都离不开他。
实话说,殿试的前一天晚上他有点儿紧张来着,连中六元这种科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