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娘将家里杂七杂八的田产店铺归拢了一下,找人出手掉,总共还差六万两白银的缺口。
李二媳妇找到惠娘,拿出自己攒的二千两银票交给惠娘道:“我与柱子这辈子受你恩惠甚重,这些钱你拿着,不多,是我们娘俩的一片心意。”
李二亡了,李二媳妇一个寡妇带着李从庚过活并不容易,惠娘说什么都不要她的钱。
李从庚跪地道:“阿宣待我情同手足,他落难我岂有不帮的道理。”
当伏远山把穆九经的人头交到他手上时,他便清楚明白谢宣为他做的远比他为谢宣做的多的多!他曾经以为不会有人理解他的痛苦和仇恨,却不想自己错的离谱,谢宣不仅理解,还帮他报了仇,此等大恩他磨齿难忘,又岂是区区两千两银票可以比拟的,可如今他只有这些,便一股脑的都拿了出来。
惠娘只好垂泪收下。
未料在钦差回朝一旬后,纪州推官曹问进京告御状,状告钦差在纪州收受当地官员与豪强的贿赂,豪强趁机狐假虎威兼并平民大量田地,谢知州在纪州任知州两年没饿死过一个百姓,而谢知州离任后的三个月里,已经出了十几起跟田地有关的人命官司了。
纪州当地的地方官与钦差的口径不一,人家地方官豁出去挨登闻鼓前的杖刑也要告御状,这事儿想瞒都瞒不下去!
此事宫中还没有宣判,当纪州百姓听说花钱可以赎谢宣的命后,纷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硬是倾全州之力凑了六万两白银交到谢府。
诸位京官哪里见过这等架势啊!都看傻了眼,谢宣到底是多得民心才让升斗小民心甘情愿的出钱去赎他?!做官做到这个份上,夫复何求?!
如此一来,更显得景元帝的判决不仅残酷而且可笑。
偏偏此时还有人给景元帝谏言,说纪州推官明着是状告钦差,实际是要为谢宣脱罪,曹问告钦差案要重判,给那些平民一点儿教训,让他们仔细看清楚,谁才是这天下之主!
景元帝深以为然,大理寺望帝风行事,愣是黑白颠倒到将曹问以诬告钦差大臣的罪名投入大牢,最后将其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