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甚至有些人原本就是主和派,今天也跟过来了。
苏景先带了横幅,有的人则是带来纸张,一边走一边向路边人群分发,表示自己这些人不是起义,只是游行想要“不当软骨头,为了大宋的脊梁而战”。
一些苏景先原本就眼熟的人,也都来得很整齐,比如晏几道,小小的身躯被下人抱着,但是手上挥舞着和苏景先几乎差不多的横幅。
吴少贤、杨志新、崔晟豪,这些人带的家丁则是和他们一起扯着嗓子在喊,“大宋对西夏几战告捷,理应乘胜追击,不该后退示弱。”
学生们在街上的浩浩荡荡的游行,自然是让很多人都驻足观看了,其中有一个人很是特殊。
他今年看起来二十多岁,和王安石差不多大的年纪大概,和两个朋友在酒楼的二楼,他旁边放着行李,大概是分别的宴席。
现在三个人都目光一致地看着窗外,看着那游行的队伍,看着最前面个头不大的苏景先。
“现在的小朋友,比我们当时可要有主见多了,大质,你觉得呢?”
被叫做大质的这人,是准备离京游学的种古,他是名将种世衡的长子,原本可以蒙阴入朝为官,但本人不愿意。
今天正是他和朋友们告别,要离开汴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时候。
“多好。”种古看着那些太学生,“未来这些人有人科举高中,入朝为官的时候,也会是主战派。有人能考虑到战争胜利的不易,考虑到不应该软弱退让,那到时候在前线为了战事胜利的将士们,也会死得其所了。”
“你啊。”另一个好友摇了摇头,看向了四周,此时大家都兴冲冲地去外面看这场游行了,倒也没有人注意这里,“下次少说点吧。”
武将们不善言辞,武将的儿子也未必会好到哪里去,这世上,像是辛弃疾那般能文能武的还是少。
三人看着,这些学生走的不快,人一开始也不算太多。
太学嘛,能有多少学生?即使里面也有一些教职的加入,在街上也只是稍稍热闹了些。
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