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队伍有一万人,其中匈奴人出兵四千人,汉军四千人,再加上王泽带领的两千部曲,刚好凑成了一万大军,由刺史张懿领兵。
此时已经是这一年的年尾了,十二月的中旬。
如今带着队伍出发,等到马邑县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新年,接着就进入一月,然后天气会慢慢转好。
所以这发兵的日子虽然依然天气寒冷,但实际上也是挑选过的合适时间了。
毕竟要是十月出发,不只是兵卒粮草会不够,且出发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士兵们也会失去战意。
所以不管王泽当初多想要快速报仇,但实际情况就是不可能允许他们在十一月出兵,十二月就打仗。
因此,最后商讨出来的结果就是十二月中旬出兵,这时候的后勤工作也做好了。
然后,大军到达目的地之后,天气也会渐渐转暖。
所以按照汉军这边的设想时间,两边真正交锋应该是一月下旬之后。
毕竟,就算大军到达马邑县周围,还得找个地方安营扎寨,然后再来休整一番!
真实的战场,打仗不是今天冲过去就马上杀敌,你砍一刀我砍一刀,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各干各的。
我军现在这个地方驻扎好营地,然后敌军又在那个地方驻扎好营地,之后,两边各自挑选时间来突然袭击!
连古人自己都总结了这个词语形容,结硬寨、打呆仗。
很多时候,战场上比的是耐心,比如很多有名的战争都要打七八个月以上,难道是他们两边天天都在出兵打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