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能借牛车之力,以载货物快速前行,日后必然有更精妙之工具,可使行进之速更胜往昔。
君是否知晓,术士炼丹之时,偶有炸炉之变故?若能深究此现象,借火焰爆发之巨力,推一物直上云霄,又何愁不能抵达月宫呢?
正如荀子也曾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亦曾目睹我们此处众多利用水力所制工具,如水碾、水转大纺车等。
若能进一步巧用水力,制作出更为迅捷的工具,则抵达月宫之事,岂非指日可待?”
第65章
这道理荀彧这几天也明白了,利用百工之力,许多事情能够事半功倍。
只是杨将军更强调一点,那就是弄清楚具体的缘由,而不仅仅只是经验总结,工匠技术熟练。
“将军所言令我豁然开朗,只是,将军好像还没有回答吾最初的问题?”
荀彧此言一出,杨秋顿感尴尬,倒是把话扯远了不是,都忘了回答正经问题了。
确实,利用百工之力,古人又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们好像不太习惯更进一步的研究具体原因,又或者不重视。
所以工匠的技术传承只能变成私人家族传承,农学的研究只能变成小部分范围的传播,而不是大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彻底变成技术革新。
“其实此问题我方才已作答。我重视农学与工匠,故虽免除了其他苛捐杂税,仅留田租,但实际上吾收得田租却比以前官府收得更多,皆因总产量提高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