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利用黄巾军?”
荀谌轻笑了一声。
“看来将军也猜到了,黄巾军已开始内斗,若我们此时再加一把火,使他们斗得更凶,将军便可趁机接手黄巾军的残余势力。
然而,我们不能让他们内斗太久,否则将军接手的将是一个残破不堪的黄巾军,对我们毫无益处。
所以,将军此时称王,一方面能安定治下的民心,另一方面也能让黄巾军因此事而勾心斗角!”
荀谌此计实为阳谋。
如果杨家军都开始称王建制了,那么冀州的黄巾军,到时候会不会也有这个想法?
然而他们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自分散的势力,到时候到底由谁称王呢?
显然决定不出来老大,于是所有人都可能称王,都想占据更多土地,斗争将更加激烈。
甚至为了土地,这些人不仅会勾心斗角,还可能采取吞并手段,各方势力将自相残杀。
就算他们能够克制,到时候察觉到暗流涌动的冀州世家大族,一直想要对付这群黄巾军的汉军。
恐怕也会在这个时候趁机挑拨离间,搅动风云,使他们无法停止内斗。
而杨家军其实什么都没做,不过是在自己自下的土地称王建制而已。
所以说阳谋无解。
“友若,是否太早了?”
杨秋还记得后世有位智者曾说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面对这个疑问,荀谌认真地回答。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乃天地正道。将军若迟迟不称王建制,则杨家军治下之民众,犹自视为汉民,人心不齐,意志不一,何以凝聚实力,席卷天下?
且将军举事以来,已与汉廷有过多次战争。若不能立下国号,奠定基业,则下面之人心思必然飘摇不定,疑我等仍为流寇出身,无有定所。
如此,则天下之才俊何以信服我杨家军有开创新朝的实力,何以归心于吾等,共谋大业……”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