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这女将军今日如此慷慨大方,竟是因缺乏兵源,故而让出这般巨大利益,此乃绝佳的打劫良机。
于是在接下来的谈判时间里,轲比能狮子大开口,索要了大量的食盐、茶叶、白糖、布匹,以及些许工具。
当然,他还要求派遣五百人前来学习羊毛编织技术。
杨秋当时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但最终还是应下了。
于是轲比能这边觉得自己在谈判中大胜而归,杨秋这边虽然送出了大量的物资,但其实心情也非常愉悦。
因为她迎来了鲜卑五百人前来学习技术,又要来了两千个骑兵为杨家军征战。
账面上好像亏了,但实际上轲比能还不知道中文博大精深,有句话叫做有借无还。
当然,这些骑兵还有学习工匠技艺的人肯定还会回去,但杨秋要的就是这些人回去。
一旦这些人来到杨家军治下的土地,他们将会有大量的时间接受洗脑教育。
见识杨家军治下普通百姓工匠的生活水准,而后回去传播杨家军这边的策略,为日后吸纳更多之人提供思想基础。
轲比能大概不知晓一件事,有时技术学会了其实无用。
因为建筑大规模的工厂,流水线的制作,工匠稳定的待遇,设施良好的宿舍,营养充足的食堂,那会直接将单人作坊给打败,更何况他们这边还有可以量产纺织机器。
所以杨秋可以让他们使劲学,但学了能打败一个工厂的效率吗?
至少轲比能现在还没理解这里面的坑。
吸纳一个养尊处优的人加入杨家军,那基本不可能。
但去吸纳一些底层的普通百姓,让他们看到别人的生活每天吃的有多好,穿的有多好,那实再是轻而易举。
所以当初荀谌的建议便是如此,既然要将鲜卑人的上层和底层百姓分开,要吸纳底层百姓过来,那就得让鲜卑人派遣大量的人前来。
令其目睹杨家军治下的普通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并且还要让来者享受同样的生活,为他们种下思想的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