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更是没有开始进行。
所以他才不能窥探全貌。
而贾衢却是因为家族原因,所以了解很多汉廷朝堂的情况。
再加上杨秋今天的试探,所以他猜到了一部分真相。
这其实是在询问昭国未来和董卓的相处问题。
是敌人又不是敌人,这就是昔日的秦晋之好了。
而刘宏呢,他自然还不能马上迁都,但如今他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
于是,在有宗室刘焉提议“废史立牧”这件事情之后。
刘宏当机立断,将长安三辅地区与凉州一并划为雍州,并任命董卓为雍州州牧。
如此一来,董卓可以在原地自行招募兵卒、筹备粮草。
这意味着,刘宏如今不会再让朝廷中央为其提供粮草武器,全然将此事交予董卓自行处置。
他给予董卓雍州完全自主的军政大权,这犹如抛出一个极具诱惑的诱饵。
就看董卓是否会上钩了。
第112章
“协儿,你觉得刘太常是忠臣吗?”
刘宏望着刘焉远去的背影,偏过头,向身旁年仅五岁的儿子询问道。
此时的刘协年纪尚幼,但已接受启蒙教育。
皇家子弟的教育自然是最为顶级的,因此刘协也懵懵懂懂地知晓父皇所问之意。
“父皇,绥和元年,朝廷罢刺史,更置州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朝廷却罢州牧置刺史。
可见世祖更倾向于刺史。
可是刘太常却说,刺史太守剥削百姓,致使百姓生活困苦,所以可选择清廉有名望的大臣来做州牧,这样可以安定百姓。
儿想的是,也许这州牧是一时之策?不能成为常态?”
刘宏瞬间以欣赏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小儿子。
明明才五六岁的年纪,在政治上却有着天生的敏锐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