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胜仗,一方面可以树立威信,加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昭国强军造成重创,让其短时间之内不敢再与他鲜卑为敌。
因此,这一场战争本来就是势在必行。
只是有些时候,有些建议得由下面的人说出来,给予对方效忠立功的机会。
“先让斥候确定其行军路线,我们现在让大军准备好,到时候打一场硬战,这一次我们勇猛的儿郎们一定不会输!”
此时的杨家军已经从卢龙塞撤军两天了。
这一个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关隘,可以抵御北边的蛮夷胡人。
而当初杨秋和张辽带着大军出发的时候,是由西向东一步步的驱除幽州境内的抵抗势力的。
最后,军队直接打到了卢龙塞这里。
那群被驱赶的蛮夷之人也在往北逃窜,卢龙塞在这里刚好是一条通道,可以让他们迅速的逃到漠北草原,原本是计划在这里决战的。
最初是以为这群人会团结在一起,拼死抵抗一场。
只是鲜卑人的南下让其直接联合在了一起,而杨秋又换了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在粮草被烧后,杨家军彻底放弃卢龙塞撤军。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哪怕是敌人,也不会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陷阱,因为没有粮草的军队,那就是一个可以随时爆发的炸弹,留在原地驻守,只会是内部互相残杀而已。
所以,轲比能这边的斥候过来刺探行军路线的时候,只观察到了杨家军疯狂往后退,整个军队士气极其低落。
若再这么继续下去,斥候都觉得这群杨家军要为了一口吃的自相残杀吃人了。
是的,杨秋这边的主力军队现在已经每天只吃一顿稀粥了,大家都饿得不行,但又不敢将最后仅存的一点粮食吃完,只能这样每天保持一口吃的不断往后退。
所以,斥候观察到的情况没有任何问题,他也如实禀报了杨家军的撤军路线,以及目前杨家军的艰难情况。
只是军队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斥候肯定是没有机会直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