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
于是,这才有了今日的二人会面。
“大王谬赞,吾来辽东已有数月光景。
辽东之地,虽与中原风貌不同,然亦有其独特之处。
至于不习惯之处,倒也无甚大碍。
且观昭国之官员,多勤勉奉公,未见欺上瞒下之态,亦无大不妥之处。大王治下有道,辽东百姓,实乃有福。
荀子有言,上公正,则下易直矣。大王贤明,故官员百姓皆向善也。”
这样大方的夸赞,杨秋都惊讶了一瞬间。
倒不是她觉得辽东郡现在不配这种夸赞,主要是对方身份是汉朝名士,哪怕在辽东郡逃难,有名士这一身份保护,其必定不会遭遇为难。
所以王烈今日见她,肯定不是为了拍马屁,这话可能是真心实意……
“王公过誉,辽东郡实有诸多不足之处。官员定有疏漏之处,若王公日后有所察觉,万望亲自指正,以助辽东郡建设日臻完善。”
杨秋此言一出,王烈倒也直接开口了。
“吾本闲人,不应干涉辽东政务。
大王已将辽东郡治理极佳,百姓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得,居者有其屋,大王实已尽善。然吾有一事,不吐不快。
数月以来,吾观昭国极重教化,辽东乡里之间,官吏主动教百姓识字,此诚大王善政,百姓之福也。
然吾觉大王虽使子民识字读书,但其所学书籍略奇,内容以农学、算学、工学、医学等为主,大王莫非欲弃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