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身处何方?吾等人存在之意义究竟为何?
王公,此等问题,我希望未来的儒学能够认真探讨。”
宋朝理学出来,就是因为之前的儒学在这个上面上的探讨太过零散,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所以理学就结合佛学道学的思想,探究人和宇宙的关系,最后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理学体系。
所以儒学是一定要改良的,杨秋今日说出这番话,就是希望眼前之人能够明白她的意思,未来帮助儒学改良。
果然,这种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问题,瞬间让王烈艰难思考了起来。
明明杨秋的回答并没有将他的疑问解决,但眼下王烈自己被一堆疑问给包裹住了。
“王公不必急于回应,此等问题或许穷其一生亦难觅得答案。
然吾以为儒学未来当深思,宇宙的本质究竟为何,时间的尺度是否长短?我等人究竟是否真实存在?亦或实则众人皆为虚无。
此等问题,本就值得深入探讨。”
这种问题若是辩经,他肯定能牵强附会的从先贤典籍说出一些答案,但王烈明白,那不是他自己思考出来的答案。
“吾已明大王所言,若大王所述这些问题,儒学不能解之,又或所解之答案不能令万千人信服,未来儒学必定会遭人舍弃。
大王方才所言并无狂妄之态,反倒是吾见识短浅了。
然吾仍有疑问,仅因这般缘由,大王便放弃于普通人中进行儒学教化?”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杨秋之前只是东拉西扯转移话题而已。
“当百姓尚不能确保吃饱穿暖之际,教导他们成为君子,这本身就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吾所欲为之事,乃期望他们习得更多生存之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此乃吾之所愿。”
至此,王烈没有疑问了,反而因为杨秋所问,心中出现了诸多困惑,他恨不得立即去找自己的朋友们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杨秋让人护送王公归家之后,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