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这明明是一个强制性的政策,但事情却进行得很顺利,郭嘉甚至都没有看到什么纷乱,反而百姓很快就被组织起来兑换货币。
在这个过程之中,百姓可以兑换大昭通宝,也可以在指定地方兑换食盐布匹。
据说乡里之间也有官吏亲自派遣过去,让百姓兑换更方便,不必亲自前往县城过来一趟。
这样的效率让人惊叹,如此繁杂的一件事情,竟然进行得有条不紊,这说明昭国官吏上下通达,行政命令能够行之有效。
这种事情本应理所当然,但实际上要做到的话却是千难万难,尤其在汉朝这个岌岌可危的统治下。
官吏之间想要做一件事情,想要给百姓修个水利,想要组织百姓开垦荒田,那基本已经做不到了。
唯一能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做的事情,也只有收取税赋的时候,但若是到了往中央上缴税赋的环节,那时候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明明大家都生活在同样的一片天空下,明明昭国现在学的字也跟汉朝一样,大家都曾是汉朝子民,为什么昭国可以做到这样?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昭国擅长商贾之事,所以百姓有钱有粮吗?
还是昭国选拔人才的方式更为有利,考试这种方法更加公平,所以才有更多的有才之士治理这个国家?
又或者是因为昭国做到了耕者有其田,所以百姓们才能吃饱穿暖?
再或者是天命在昭国这一边,所以注定是昭国强大起来?
郭嘉想了许多原因,这些原因似乎都跟昭国强大起来有关系,但又好像都不是根本原因。
所以,在马邑县又考察了许久,直到发现马邑县这边开始有消息,幽州已经彻底获胜,昭王即将返回的时候。
郭嘉亲自去拜访了荀谌,并且将荀彧的信带到了荀谌这里。
当然,荀谌在幽州上谷郡这一边,所以郭嘉又再次来到了上谷郡。
第128章
此时,杨秋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