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然后,他还专门写了一个篇章解释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声称其和人类的政治生活没有丝毫关联。
这无疑是一种很进步的思想,而且他还提倡薄藏,反对儒家提倡的厚葬。
所以这个人遭到了严重的打压批评。
不过东汉还是有一个优点,虽然王充的想法在为政者看来很是大逆不道,但是东汉的名士言论还是自由的。
所以王充本人并不会直接被皇帝记恨,只是说官方不会推崇他的学说而已。
等到后来在他过世之后,蔡邕曾极力推广《论衡》这本书,促进了这本书的传播。
所以蔡邕在这个时代实在是一个文学灿烂,思想又挺开明的人。
而荀谌说出这一番话,语气里面对王充先生的推崇,摆明了他所认同的道已经和儒家有所割裂了,甚至有些背叛自己家族所学了。
郭嘉听完虽有些震惊,随即却笑出了声。
“友若兄生于荀氏家族,向来正襟危坐,恪守规矩。然自加入昭国以来,却屡屡行离经叛道之事。
嘉本以为乃昭国所影响,今观之,恐怕友若兄昔日所思所想就已然别具一格,而嘉于个人行为离经叛道,实则仍认同旧制。
不过自昨日起,吾亦已开始动摇。难怪文若提及昭王之时,面色极为复杂。
恐文若心中亦有动摇,只是其有家族使命,有其所坚持之道。”
听到郭嘉提到荀彧,荀谌的面色便有些复杂了,昨日他已经看了荀彧写给自己的信件。
因为董卓乱政关东诸侯讨董的原因,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荀彧已经表明他会带着家族迁徙。
但是荀氏族人众多,荀彧的号召力并不能让族人全部跟他离开。
如今已经有数月过去,恐怕颍川郡那边,族人已经遭到了战乱的伤害。
“文若向来固执,自有一番抱负,吾为兄长亦不能使其改志。
更何况,家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