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自己亲眼盯着更放心。
“大姐姐明年几月完婚?”姜舒月这样问,主要怕错过农时。
两世为人,嫁得又是表哥,舒心并没有小女儿家的羞怯,大大方方回答:“明年三月底。”
今年订亲,明年完婚,在高门大户来说确实有些赶。
可她是大选被撂了牌子的,理由还是生病,额娘怕舅舅家那边嫌弃,节外生枝,才有了这样的安排。
所幸嫁妆一早就准备好了,只是婚期有些赶,并不会影响什么。
姜舒月闻言拍手:“这个日子好,够种一茬春小麦!”
舒心:“……”
第80章 变数
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耐旱,生长周期也短,虽然口感差些,但产量尚可。
想到产量,姜舒月给舒心打预防针:“这种小麦是我才试种出来的,亩产不低,在七百斤左右。”
这是在旱灾持续的大背景下估算出来的。
若放在丰年,轻松破千。
与玉米一样,最初试种的品种,都不是杂交的,方便自留种。
相比杂交的优质种,这种属于最普通的初代培育种。
饶是如此,还是把舒心惊了一下。
她可不是闺阁女子,她是做过皇后的,亲自种过地,也知道时下,乃至数十年后的粮食产量。
玉米终康熙、雍正两朝,直到她去世,也没听说被推广开。
小麦的亩产,丰年在两百斤左右,但一百斤或者更少,才是常态。
毕竟丰年少。
玉米是舶来品,听说在番邦产量很高,到了大清水土不服,被小堂妹给调整过来,倒是能说得过去。
可小麦本来就有,她在圆明园亲自种过,精耕细作的情况下,亩产堪堪一百五十斤。
如今可是灾年,亩产七百斤,她不是在做梦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