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是皇阿玛起的,‘胤祯’这名字是太后求来的,她到底是如何在信天命的同时,又偏生出人定胜天的野望呢?
他难道不是她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吗?
见胤禛浑身越来越冷,康熙淡淡扫他一眼,终于理解乌雅氏能疯到这种程度的缘由,竟也有点信起了天命。
四十二年之前,他从没考虑过胤礽之外的儿子会继承他的皇位。
可他也不否认,自己和胤礽之间的矛盾,随着索额图的挑拨和其他几个走上朝堂,变得越来越深。
真到图穷匕见那日,自己愈发老迈,胤礽愈发强盛,威胁皇权,导致朝堂不稳,控制不住的时候康熙知道自己会废太子。
如果胤礽被废,老四依然是他的首选。
不是没有更优秀的儿子。
只是他除鳌拜,平三藩,三征准噶尔后,江山已趋近于稳固。
可八旗子弟的弊病却愈发明显,满汉矛盾始终不减,战乱叫百姓们疲惫不堪,正该休养生息的时候,老四的性子适合守成。
这些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康熙没叫兄弟两个吵起来。
允禵在打仗方面的才能确实不输他这个老子,浪费这才能太可惜了,更可惜了兄弟俩的情分。
他挥挥手,“这件事你们说了不算……”
允禵急促道:“皇阿玛!!”
“朕没想着要乌雅氏的命。”他打断允禵的话,“是去皇陵,还是幽禁行宫,叫她自己选。”
康熙意味深长看胤禛一眼。
允禵可能不明白康熙这么做的意义,胤禛身为皇帝,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
等到九洲清晏清静下来,都已经到掌灯时分。
耿舒宁怕胤禛心情不好,跟她计较先斩后奏和故意生病的事儿,乖顺得不得了。
安安静静躲在角落里抄佛经,美其名曰‘自罚自身’,也为冲撞神佛和先祖赎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