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伯」的爵位,若是在我大秦一统之前,你的爵位甚至超过了一部分当年的诸侯啊哈哈哈哈哈。”
王翦的话虽然带着些许调侃儿的味道,但这话说得却的确不错。
在「周」的时候,若按照分封制的礼数来算,有天下、诸侯、卿大夫、士四个阶级。
但那个时候的爵位分为五个等级。
公、侯、伯、子、男。
当年武王姬发创建周朝之后,只封赏了两个国家的王为「公」。
一个是杞国,一个是宋国。
因为杞国是夏朝的后代,宋国是商朝的后代。
其余的大多数「候」的爵位。
而如今一统天下的秦朝,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伯」的爵位。
当年称之为「秦伯」。
后来,天下逐渐大乱,礼乐崩坏。
各诸侯王纷纷号称自己是「王」爵,到了那个时候,王侯才逐渐的变得多了起来。
也因此有了宋襄公在会盟的时候,怒斥楚成王,说楚成王乃是假王,自己是真公的趣味之事流传。
现在嬴政能够给一个「伯」的爵位,甚至还未曾特殊说明不能传袭,那这个爵位甚至是能够世袭罔替的。
虽然不如之前周的时候一样,这个爵位的权力那么大,但他的地位和声望则是有代表的。
这其实是脱离了秦军功制度的一种封赏。
如果按照军功制度的话,那么此时的陈珂要么被授勋十五、亦或者十六、十七。
这两种爵位也是排行前列的。
但毕竟军功制度不太适用于现在,而爵位制度则是更加符合这个时候的说法。
这些都是在嬴政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思索出来的东西。
本来他是想要为陈珂授勋十七,为驷车庶长的,但左思右想,觉着这个位置配不上陈珂的功绩。
但若是封陈珂为「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