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凡只是笑着,“这个就无可奉告了。”
——好,明白了,果然那两位什么都知道!
“迎来客栈除了那几位姑娘,其他的,也早就被各家暗探所替换了。”赵凡说着,叹了口气,“那几位姑娘和飞燕挺合得来的,只是我看其中一位姑娘不是那么简单。听说是在之前的另一个欢喜镇,老板出了人命案子,她们就一起离开了,来到了这个地方。说来也是有趣,居然有同名的镇子。”
“因为两个镇,都是由同一个人命名的。”包拯说道。
赵凡饶有兴趣的看向包拯,“哦,说来听听。”
“传闻秦始皇派出的海外求仙使团,路经此地,有些人此时开始反悔,不愿跟着徐福继续前行,徐福便命这些人留下,开拓土地,繁衍生息,并为他们聚居的地方命名为欢喜镇,但不知为何,留下的人分为两批,并没有在同一个地方,而徐福命名也颇有有趣,都是叫做欢喜镇。”
赵凡若有所思,徐福这种命名法是否有别的意味在里面?
包拯在说完后,便继续沉默着,恭敬拱手等候。
赵凡看向包拯,挑眉问道,“包卿怎么看?”
包拯垂首,“不过是传闻罢了。”
只是传闻,包拯又何必说给他听?赵凡盯着包拯好一会儿,才移开目光慢慢说着,“罢了,既然已经决定你我们各行其事,那有些事情再问你,也非君子所为了。”
说罢,赵凡瞥了眼远处的公孙策,突兀的笑了笑,“你和公孙策的感情真好,就跟当初我的老师一样,形影不离。”
包拯抬眼,老师?形影不离?
“我的老师,你可能还不知晓,便是庞太师和八贤王。当初虽然太子少傅也有几个,不过,一直以来,启蒙我的,教我的,便只有太师和八皇叔了。”赵凡说完,意味深长的说道,“你与公孙策,颇有几分当初太师和八皇叔的模样。”
包拯面色不变,抬手做礼,“包拯不敢与太师或者八贤王相比,公孙策亦不敢。太师与八贤王都是天下难得人才。包拯不过是乡野村夫,粗陋不堪。哪敢与他们相提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