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的孩子就继续当小吏员,士大夫家族的子弟生下来就被培养成下一代士大夫,这样的规律维持了千百年不变。
郦壬臣道:“千百年都不变的东西,也是能变的。如果你们出去看到了外面的天下,就会懂得,这天下没有什么是能不变的。”
她平静地道:“你们会发现……士大夫的子女也可以沦为阶下囚,商人的子弟也可以位及人臣,庶出的孩子也可以继承家产,编草鞋的手艺人也可以登堂入室,成为士大夫。”
“可是我们如何看得见?” 陶芥子迷茫地问。
郦壬臣微笑道:“你们可知道每年士大夫的选拔流程?”
陶芥子和白广丁摇头。
“连这都不知道,还怎么看得更远呢?”郦壬臣又温和地笑了笑,“其实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们只需要问一问城主大夫,他自然会和你们讲一讲的,可是你们谁也没有问过。”
陶芥子脸上浮出一丝尴尬。从前,在她这样的普通小吏看来,琢磨士人的事,纯粹是痴心妄想。
只听郦壬臣又道:“再不济,你们跟了我这么多天,也可以问我呀?”
芥子听到这一句,终于鼓起勇气,向她说道:“还请郦大夫教我!”
郦壬臣点点头,笑道:“有些事情看上去难如登天,可真正做起来,会发现想要的东西没有那么远的。”
“就譬如这每年的士人选拔,我们汉国是采取察举制。何为察举制?即分为察学识和举孝廉,由各郡守报给王庭,王庭再复试录用。每年的名额有多有少,一般来讲,以学识进用的人才大概是每郡五个,以孝廉进用的人才只有两个。”
她讲了两句,看小陶小白还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无奈一笑道:“你们可真不会学习啊,我都讲到这儿了,你们还愣着,不拿笔记一记?改天又忘了,谁还乐意与你们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