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我的宁武府正在变得强大
变法失败,胡聘之也知道自己的仕途到头了,但他并没有为自己今后的结局去奔波叫屈,而是置其于不顾,一心协助康凡搞建设。
胡聘之很清楚:目前,山西各地建立的厂矿企业都是做为宁武府的工业原料供应基地而兴建的,生产经营都是围绕着宁武府工业界展开的,只要宁武府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整个山西就有了发展的动力,各项事业自会跟着繁荣起来。因此,自己必须竭尽全力地去支持宁武府,从各个方面给予宁武府优先地位,集中整个山西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宁武府的建设。
“吾虽老朽,然定举全力协助贤侄。贤侄莫要多虑,放手为之。”胡聘之如此说。
康凡感动不已。
胡聘之说道:“三晋大地,能人志士比比皆是。待老夫遍地游说之后,资金、人力、物资等亦可集中为吾所用,其力必巨!”
“如此甚好。巡抚大人若慷慨而起,一呼百应之下,定能率吾三晋子民共创伟业。三晋之富强,为时不远矣!”康凡激动地说道。
胡聘之亲自发函,邀请了山西各地一些有影响的士绅和官员齐聚宁武府,同康凡召集来的俞好、贺家兄弟、钟汉强、多诺万、李船长和梅香的同学们等一起共商大计。此后的几天,在胡聘之的主持下,会议在和谐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
康凡现在已是威名远播,众人在敬仰的同时,又加上胡聘之的极力倡导,对这一惠及山西全省的举措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竭尽全力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而宁武府依托山西全省的丰富资源与坚定的行政支持,发展将更为顺利。
现在,宁武府的农、工、商业已初具规模,社会各项事业都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发展的关键点还是工业。工业得到壮大,就会带动整个社会事业的进步,而要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最重要的就是晋兴铁路线的开通,只要这条铁路建成,围绕铁路沿线展开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容易的多。
因此,胡聘之又从全省各地增调了6万驻军官兵参与筑路,加上省内和省外陆续涌来的劳工们,以及先前的那8万名官兵,劳动大军一下子增加到近20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