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主力现在已经由晋军接任,原清军炮台守军退居次位。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原清军守军无法熟练操作晋军的新式武器装备;二就是为了增强炮台防御实力。但炮台指挥权暂时仍以罗荣光为主,康凡为辅。
“山西之强大从此炮台观之便可见一斑。康巡抚实乃国之栋梁!”罗荣光说道。
康凡俯首作揖道:“罗大人戎马一生,为保大清社稷稳固出力甚多。晚辈何德何能可受大人如此夸奖?惭愧之至。”
罗荣光正色道:“现今国内义和团民与洋人之矛盾已到剑拔弩张之地步,照此下去,洋人必会趁机派兵进剿。如此一来,天津便是洋人由海至陆必经之地。大战若起,望康巡抚与本官精诚团结、并肩作战,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
康凡郑重点头,与罗荣光击掌盟誓:“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
罗荣光猜得没错,历史上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是在1900年的天津爆发的。但康凡并不想被动防守,而是打算主动出击,打一场能够震慑日本和西方列强的战争,以图求得强势的国际影响,树立中国的声威,争取能够将即将到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推后几年,以赢得宝贵的时间,让自己能够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目前,山西和瑷珲两地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只需要时间,宝贵的、足够的时间,两地、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被改变的可能!
康凡来天津之前,向慈禧太后上了一个奏折,主要目的就是劝说慈禧太后遣散义和团。因为由于义和团在国内采取的针对西方传教士以及教徒们的敌对行动而为西方列强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制造了借口,遣散义和团将能够暂时缓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康凡接下来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慈禧太后算是采纳了一回康凡的奏请,下旨约束国内义和团民针对西方各国在华人员的敌对行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渐加深的矛盾,也算是帮了康凡的忙。
但康凡的原意是遣散义和团:义和团原本只是一个因不满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野蛮行径而采取了暴力反抗手段的纯粹的民间团体,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受清政府中守旧势力利用而为其实现政治图谋的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武装,已失去原有本色。
宗教信仰应该是自由的,民众信仰哪种宗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