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可想而知,在这种情感认同下,汉人又怎么会尽心尽力地去帮满人?
所以,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满族统治集团根本无力集聚举国之力去应对这场战争,加上满族统治集团消极避战,由满族人组成的八旗兵基本上没有参战,投入作战的主要力量只是汉族大臣李鸿章的汉族地方武装力量——淮军和北洋水师而已。让这些汉族官兵去为满族统治集团卖命,本身就只是满族统治集团的一厢情愿。
而李鸿章由于自身能力的欠缺以及保存自身实力的私心,缺乏为大清朝廷效命的坚定决心,直接导致参战的大部分淮军官兵将无战心、兵无斗志。加之全国其他的汉族封疆大吏们的情操连李鸿章还不如,至少李鸿章还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而他的脑海中也应该是有一个“大中国”也就是中国各族人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的,无奈身单力孤,更是无法号召全国其他数量庞大的陆军和海军充分参战,导致大清帝国本来相比于日本来说极其巨大的战争资源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去一致对外,让国力远差自己的日本取得了连日本人都感到费解的战争胜利!
上述这些也是康凡在回答光绪皇帝甲午战争的败因时刻意没有明说的一点,但康凡认为,这一点才是最根本的败因。
但康凡也明白,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果推翻现在的大清朝廷,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另一个合适的政权去统领全国,政权不能顺延,做为当代中国中央政府的大清朝廷必将彻底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内乱将不可避免。而一旦爆发内乱,在当今世界强国急欲瓜分中国的形势下,那可真是要落得国之不国、任人宰割的地步了。尽管现时的大清朝廷腐败无能,但毕竟是被中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可的中央政府也就是权力中心,起码能够在表面上形成一个举国统一、民族共存的态势。只要自己能够得到大清朝廷的信任和支持,给予自己发展和壮大自身实力的机遇,待时机成熟,保家卫国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此刻,远远望去,一轮红彤彤的夕阳悬在京城巍峨的城楼上方,在轻薄的晚霞中渐渐落下去,驾驶室里被染成一片金黄。
“好美!”朱迪倚靠在康凡胸前,颇为神往地感叹。
康凡不无惋惜地说道:“可惜天马上就要黑了。”
慈禧太后要求康凡在京城近郊建设晋军驻军基地并象征性的拨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