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2百多吨,最高航速12节,艇后部是舰桥,艇前部是敞开式货舱。货舱内能装载3辆“虎”/“豹”式战车或是其他车辆、火炮等,也可装载70吨物资或是120名全副武装的官兵或是车辆/人员/物资等混装。艇首货舱门在海上航行时收起、封闭,靠岸后放下,做为货桥。艇载车辆、人员、物资等可通过货桥直接从货舱登岸,方便、快捷。
这种新式两栖运载工具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提升了北宁军队的登陆作战能力,第一波登陆部队只用了30多分钟就冲上了库页岛海岸,各艘登陆艇都是舱门大开,海军陆战队的各型车辆、火炮、物资、官兵等源源不断的涌上岸滩,迅速完成装备和物资卸载,并在浓雾消散之前就建立了一个稳固的滩头阵地,为后续陆军部队开辟了一块安全的登陆场。
此时,停泊在库页岛近岸海域的12艘“大清”级巡洋舰上的72门130毫米舰炮、海峡对岸北宁炮兵部队的130毫米加农炮群、40管122毫米火箭炮群等一齐开火,用绵密的弹幕掩护登陆部队向库页岛纵深突进。而特战部队分成人数不等的战斗分队四处出击,对敌军的指挥系统、后勤系统等进行神出鬼没的打击,有力的支援了登陆部队的正面突击行动。
由于俄、日两军目前还没有正规的航空兵建制,而岛上的两国守军说不定连飞机都没见过。因此,随后而至的北宁航空兵部队的空中突击行动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作战效果。
“天鹰”攻击/侦察机在1百米以下的高度以3百公里的时速贴着地面风驰电掣而过,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掠过俄、日两军头顶,所过之处,这个庞然大物掀起的疾风把地面吹得飞沙走石、尘土弥漫,并且往往会把两军官兵的军帽吹离头顶,吓得两军官兵惊慌失措、抱头鼠窜,哪里还有抵抗的念头?!
毫无被击落危险的“天鹰”攻击/侦察机可以从从容容地瞄准俄、日两军的军用设施投下威力巨大的炸弹,然后再用机上的机枪居高临下地扫荡四处奔逃的敌军。那些从天而降的炸弹炸碎了俄、日两军的防御设施也炸飞了他们的抵抗意志,因此就往往造成当北宁陆军冲上敌军阵地时,阵地上已是空无一人的情况。
北宁军队实施的所有战术动作都是那么的突然和新奇,而且又很好的利用了大雾天气,达成了战术上的隐蔽性,俄、日两军都被打懵了头。而在战役发起前,北宁航空兵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