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此后,“天火”行动大规模持续展开,联军在北非的各类军事目标遭到了“飞行堡垒”毁灭性的、根本无法有效反击的空中轰炸,使其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备战工作又回到了起点并且再无恢复的可能,也就导致其迟迟未能组织起对埃国的攻势。而在此期间,国防军的新地岛海军基地全面投入使用并开始战备值班。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本土的国民好像已经忘了战争正在进行,因为他们根本感觉不到战争的气氛和影响,遥远的战场上发生的遥远的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遥远,而他们也知道,想为这场战争做贡献就得从我做起,努力工作、好好生活。
随着出击次数的增加,“飞行堡垒”的战损也因此开始出现,但强大的中国航空工业迅速生产出了更多的“飞行堡垒”,使“飞行堡垒”大队的飞机数量不降反升,并最终一直保持在90架左右。这样一来,马萨瓦陆航机场就无法全部容纳下这么多大家伙了。在紧急扩建机场的同时,有将近一半的“飞行堡垒”只能挤占离此不远的海航机场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军在面对国防军这种新式的打击方式时也不像最初那样束手无策了,军事科技在战争的强烈刺激下突飞猛进,使联军的反击手段越来越多,战斗机、高射炮、高射机枪、探照灯等对空防御武器装备的性能越来越好。但总体来说,“飞行堡垒”大队仍然占据着巨大的技术优势。联军大部分作战飞机在国防军最初的空袭中就被消灭在地面上,能升空作战的少数战机想在一万米的高空拦截“飞行堡垒”,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因为联军的战机无论是速度、高度、机动性还是火力都与“飞行堡垒”相差太远,纯粹的麻雀与鹰的差距。联军战机只能在“飞行堡垒”下降到3千米的投弹高度时,才有短暂的进攻机会。而在这个高度,想要攻击坚固而巨大的“飞行堡垒”,联军战机机载的7.62毫米机枪根本就是隔靴搔痒,并且联军战机在面对“飞行堡垒”编队绵密、凶猛的防御火网时,犹如飞蛾扑火一般,与自杀无异。而在这种情况下,其还得是在正确选择了提前量和切入角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攻击”和“自杀”的机会,否则,速度是他们3倍的“飞行堡垒”是不会等他们的。
尽管如此,“飞行堡垒”的战损还是接二连三的出现。这其中,机械故障和操作失误占去大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