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
金日煌煌照金河,金河如从日中来。
此景不似人间,宁和怔愣了好一会儿,等回神再一看,就见祁熹追已走到前头去了。
宁和忙抬步跟上,思及熹追方才所说的“金河银苇”,脚下顿时又是一顿,凑近了将那岸边芦苇细细打量。
那苇絮做得极精细,条缕形貌分明,甚至能随风微微颤动,说是巧夺天工也不为过。可当离得如此近时,却隐约能从那白絮间瞧出几分隐隐的金属色泽。
宁和目露惊讶之色,忍不住用手上去轻轻捻了捻。硬的,硬中又有微微的软,像银。再看苇絮下方那长长的青杆碧叶,也是硬的,硬且光滑,应是某种玉石。
她心头震动,不由四下环顾,发觉这周围这每一株苇都是假的,每一株,都是被人精心雕琢成这芦苇的模样放在此处的。粗粗一看,两岸都是连绵的银苇,少说也有万万之数。
这是何等巨大的工程啊……
“宁和。”
宁和听见叫自己,一下回过神来,抬起头,就见前头祁熹追正回过头来望着自己,皱起眉头,道:“此中机关莫测,莫要伸手去碰。”
“啊。”宁和一听,忙将手松开,“是我鲁莽了。”
祁熹追道:“跟上。”
两人沿着这汩汩金河走了一段,宁和问道:“熹追,如今我二人是要去往何处?”
“找两座竹楼。”祁熹追说。
“竹楼?”宁和愣了愣,下意识四下望了望,目之所及未见有何楼似建筑。
“据门中前辈所言,金河岸有竹楼二座,我二人需入得楼中。”祁熹追解释道,低声详细说来:“一楼有赤火,楼中可制青竹瓮,以竹瓮盛赤火端出,倒入河中,可将金河熔断。一楼有寒水,楼中可制青竹筒,以竹筒盛寒水,泼于银苇上,可使银苇尽枯。”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