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自己似乎接了个苦差事。
欧战持续到了1916年,俄国沙皇政府的财政已经完全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之所以没有完全崩盘,还是英法两国的功劳。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强国,俄国可以算得上是所有列强国家之中最穷的一个。不说之前历任沙皇时期的财政,光是尼古拉二世登记以后,一个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就让俄国背负了4.2亿法郎的外债。随后的日俄战争,俄国在跟新崛起的东亚强国日本发生的战争中被掏空了家底。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已经陷入财政破产的边缘,还是当时的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为俄国从美国跟法国、英国筹措到22.5亿法朗的国外贷款,才帮助沙皇政府渡过危机。
往后的一些年里,俄国内部革命不断爆发,为了镇压革命等等在欧战爆发之前的八年里,俄国先后又对外拆借了2.94亿法郎的债务。
然而俄国虽然每年还债,但债务却越积越多,欧战爆发之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俄国便向英法美日四国先后拆借了高达71亿法郎的债务。俄国最大的债主法国人依旧是一马当先,他们本土大半沦陷于俄国人之手,手上富裕的资本与其等待贬值,还不如输入俄国吃高利贷。短短两年多里,仅仅法国便向俄国输入了39亿法郎的贷款。
因为吃下了协约国太多的贷款,俄国这个巨人现在越来越没了骨气。难怪柏林的报纸经常讽刺俄国,甚至用上‘彼得格勒只是巴黎跟伦敦命令的执行者,沙皇充其量也就是个傀儡’之类的字眼。尽管俄国国内愤怒连连,但是这是现在无可否认的事实,彼得格勒经常在英法两国的威逼下,不得不执行一些‘送死计划’。
1916年6月之后,为了争取到英法两国之前答应了1.17亿法郎的贷款,以用于应付国内财政跟军事采购的同时,为中俄战事的高额军费买单。俄国在英、法、意协约国家的一再要求下,就决定在夏天的时候,发起一场对西德、奥军队前线的进攻。借助这场夏季进攻,摧毁奥匈帝国的抵抗力量,同时恢复协约对俄国的信心,赢得一笔巨额贷款。
这一场战役被俄国称之为‘布鲁西洛夫突破’、德奥同盟国称之为‘勃鲁西洛夫攻势’。
俄国人完全无法想象到的是,这一场‘布鲁西洛夫突破’,将会成为沙皇俄国的最后绝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