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1

字:
关灯 护眼
御宅书屋1 > 超陆权强国 > 第七百一十七章 不宣而战9

第七百一十七章 不宣而战9

近海型防御潜艇为主,虽然只能在近海150海里内进行防御,但是对于民国而言已经足够了。

过去六年里,得到了民国部分海军军费,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秘密财政支持的民国各大潜艇生产厂,共建造了100多艘潜艇.其中有70多艘都是近海型防御潜艇,真正拥有中远程远洋攻击能力的远洋型攻击潜艇,民国只建造了23艘。

这不仅是因为远洋型攻击潜艇的成本几乎相当于近海防御型潜艇的三倍左右,还牵扯到生产周期。德国发达的造船业跟工业,令德国可以在71天内便完成一艘u潜艇的生产。而民国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平均一艘近海型防御潜艇的建设周期约莫是87天左右,远洋型攻击潜艇(u潜艇的中国改进型)的生产周期却长达144天,耗时几乎可以建造两艘近海防御型潜艇了。考虑到民国新立之初海防的不稳,民国海军的水下舰队建设主要还是以近海型防御潜艇为主。

基隆古名鸡笼,一说因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明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表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基隆位于台湾岛东北角,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于1884年7月16日抵达基隆,第二天即巡视要塞炮台,检查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加强台北防务。中法战争结束后,台湾的重要性已经被满清统治者所觉察到,经过先后几任巡抚的建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基隆港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已经成为台湾最优良的海港跟军港。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通过武力夺得了台湾岛后,基隆港在日本人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规划与发展。人口在17年底已经突破二十万人,总人口台湾第四,并且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商船在此停靠补给、收购台湾土产,日本人还在此进一步建设,强化了基隆港的军事地位,作为日本台湾驻屯舰队的驻扎地。

根据民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