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遭遇苏联偷袭,大量的燃油跟过冬物资被焚毁。军部大怒之下,日本人掀开了第二次对苏俄游击队的围剿(1919年1至4月),因为过冬物资的稀缺,初期日本人只调集了两个联队扫荡东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区。
日本人制造了大量的杀戮跟暴.行,被焚毁跟遭到抢、劫的俄国村庄不计其数。
古语云自作孽不可活,日本人正在用他们一贯的凶残,将自己推入地狱中。东西伯利亚的确远离红色革命的中心,因此这里的百姓大半都是支持沙皇政权的。只是日本人的凶残,甚至因为军费的不足,士兵们为了发泄多余的**,到处劫.掠、强.奸当地苏俄妇女,导致占领军之中性.病横行。
病情严肃到了什么地步,一个小队180多人出战时实际上能够参战的人甚至不足140人。同时,日本人的暴.行也为苏俄政权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仇恨的煽动下,越来越多的东西伯利亚原住民投入了苏俄政权的怀抱之中。保守估计短短半年之间,在整个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苏俄游击队成员便从最初的不足六千人暴增到了四万三千多人。
东西伯利亚南部作为整个日本占领区中最适宜居住的地区,也是苏俄游击队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他们的活动并未因日军的清剿而减弱,南部地区的苏游击队以汉德加附近地区为根据地,活动日益频繁,大肆袭击破坏日本修建的兵站、驻军点。
在他们的活跃之下,日军痛感兵力不足,将年初布置在外兴安岭山脉一线,随时可以调往南方,配合朝鲜、辽东半岛的日本三线夹击东北军区的第十六师团第四大队和第五师团又调了回去应付来自苏俄的威胁。
从1919年3月开始,日军以第十四师、第十六师一个大队、第五师一个联队的兵力,对阿扬-恰格达-鄂霍茨克-汉德加地区的苏俄游击队开始了讨伐,直至4月底中日战争爆发之时,日本人付出了逾三千的死伤,也只是击毙了一千九百多名苏俄游击队队员,却因为焚.烧、摧毁了数十俄国村镇,导致当地的游击队越杀越多,杀之不尽。
第二次围剿不败而败,苏俄游击队的顽强反抗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将日本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四个师团牢牢牵制在当地动弹不得,为东北军区解决了来自北方的压力。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