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方心曲领公服,腰配金鱼袋的朝廷大员,在群臣前面领头鱼贯而入。
长长的官帽翅,忽闪忽闪的晃动成一片,谁都不敢快步疾走,以免帽翅晃动的剧烈失了端庄的仪态风度。
大庆殿可容纳上千人,净鞭响起,大臣们手持芴板,依唱名按班次陆续进入。
长长的帽翅让等待在大殿里的众朝臣无法交头接耳。
官位越高帽翅越长,只能站稳手持芴板仪态端庄。官小位卑的帽翅虽短了点儿,但一个个噤声若寒,不敢失了仪态。
秦王赵德芳每次上朝时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得暗自好笑。父皇太祖皇帝为了这身朝服帽翅,可谓是费劲了心思。
起居舍人走了出来,一班黄门宦官分执左右。
皇帝身着龙袍走了出来,踏着玉樨坐上了那张拥有无上权威的龙椅。
齐王赵廷美依然是称病未到,秦王赵德芳站在几个上朝听政皇子之首。下面是枢密使往后排的众武官。
百官之首的赵普站在文官之首,双目微阖,一脸的成竹在握,胜算于胸的优越感。
这个赵普在太祖皇帝时就是百官之首的宰相,可谓是权倾朝野。
赵普为相时檀权专断,处事跋扈。和当时身为京兆府尹加亲王的当今皇上赵光义,为了争权夺势可谓是斗得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当今皇帝赵光义上位后,第一个罢免的重臣就是赵普,将他贬到了河北路去做了个转运使。
只是不知为何,两年前赵普又被皇上重新启用,坐回到了相位上。
不过,皇上又设了个右相之位,还设了几位参政知事,极大的分去了宰相的权力。
大朝会上,文武百官都是将在府衙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讨论。皇上也会将在小朝会上有争议的问题拿出来,让百官讨论寻求解决之道。
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政务令这些朝臣争论不休,甚至面红耳赤的互相攻击。
几个皇子也有时会插言几句。
只有秦王赵德芳,只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