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第19节
章奶奶是个老戏迷,爱好广泛,别说粤剧,就是对京剧、越剧、黄梅戏也有研究,有时候老太太看旧戏看腻味了,就叫她写新剧本请老朋友的徒子徒孙来演。
他们认为戏曲是传统文化,有底蕴。
在他们的影响下,陆明珠觉得自己跟着成了文化人儿,遣词造句胜过无数人。
她从事编剧行业时曾经深入了解过,香江电影于五十年代比较流行的就是粤剧电影,后来才发展为国语电影。
陆明珠准备赚这3000元!
3000元呢,够买3万份小碗的云吞面。
陆明珠手里没钱就觉得没有安全感,尤其是卖楼的李老伯实在精明,并未退还9月份的剩余房租,所以她得等到下个月1号才能收取9月份的房租和水电费。
现在,她需要赚钱了。
征稿时间为期一个月,9月底截止,时3间很充足。
陆明珠快速地吹干头发,略略思索半个小时,接着拿出贺萱送的派克钢笔,铺开稿纸,一字一句地写下戏词。
竖着书写,又是繁体字,速度慢得像乌龟爬,到晚上睡觉前不过写了千多字。
两天后,尚未打好草稿,明家晚宴已近在眼前。
第020章
这一天的王家大宅非常热闹。
陆明珠跟廖婉茹决定穿旗袍赴宴,是王太太提议的,廖婉茹附和,随后拿出几件按照陆明珠尺寸做的精美旗袍,一件一件地试穿给王太太看,请她点评。
无论是配珍珠还是戴翡翠,都格外的典雅含蓄,极具温婉气韵。
上海人一向走在潮流的前线,各家女子们穿过来的旗袍在香江极为流行,有些人甚至出路费请上海的老裁缝来港给他们裁衣。
王家虽不至于那般大张旗鼓,但他们家养着一位手艺出色的老裁缝,平时就是替王家女眷们做旗袍,薪水高,活儿不累,住处又宽敞,托庇于王家门下几十年,避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