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他许久。
十二岁的苏显头一次办这种差事,频频看向黄秀才。
进士夫子看了一眼,反而夸道:“不错,见贤思齐焉,多向黄秀才学习才是。”
苏显挠头,等到得空时,不好意思地将此事说与黄秀才,最后强调道:“只是说一句,若不成没什么,昨晚我爹同僚看到你了,便顺嘴一问。”
黄秀才也傻眼了。
自从他考上秀才之后,说亲的人是很多。
无论老家还是夫子这边,上门说项的人不少。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日沉默的小孩苏显会提起此事啊。
黄秀才虽然觉得好笑,却也道:“此事还要禀告夫子再讲,我住在夫子家中,必然要说一声。”
无论成不成,都要让夫子知会,这是应有的礼数。
没想到夫子听说之后,第一反应是:“此事为苏显讲的?还是他妹妹先看到你,随后那女方家长才起了想法?”
黄秀才不明所以,夫子说话怎么听不懂啊。
进士夫子看一下自己的同乡后辈。
这孩子只知道读书,就不知道打听打听外面的事吗。
其他人就罢了。
若是苏显的妹妹苏茵茵所说,倒是可以看看。
就连他都知道,苏茵茵有小红娘的绰号,她点的鸳鸯谱都很好。
黄秀才听了前因后果,甚至觉得夫子有些荒谬?
不是他不敬师长啊,而是这理由也太奇怪了吧。
话虽如此,他还是听夫子的,把自己的情况写成信件递给苏家。
这算是道明自己的家世。
黄秀才虽知对方是兵马司副使,家族似乎还有些体面,但依旧如实写了情况。
他家老家六口人,爹娘哥嫂务农,妹妹待嫁,家底单薄。
又写了自己的情况,说这次秀才名次不高,把名次年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