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武丹兴师问罪
刘润新对文学区的书籍提不起一点兴趣来,在完成了这两天的额定工作以后,来到了心理科学书库区。他现有对记忆力感兴趣,他很好奇自己的记忆力为什么变的突然强大起来。
刘润新翻阅了大量的关于脑科学、人体科学、记忆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书籍。开始的时候,由于存在大量的术语,刘润新与作者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等他对相关术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阅读和理解的速度迅速加快,甚至他达到了可以直接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境界。
对于同一类型的书,他甚至做到了只需要了解一下作者之间的差异,便可以分析出书籍内部的观点的差异。比如,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他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认真研读了一番,而后其它版本的心理学,他只需要大约翻翻便了解大致内容了。至于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等分支,只不过是基本方法和思路在不同领域的延伸,有的书写的通俗一些,他看的快一点,有的作者愿意和读者捉迷藏,他就象玩游戏一样,破解一个又一个有陷井,玩的不亦乐乎。
本来他是想透彻地研究记忆产生的机理,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心理和生理学这两个领域反而花费他更多的时间。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刘润新拿起一本细胞生理学,津津有味地读着。肩膀被轻轻拍了一下,他扭头一看,一个迷死人的似笑非笑的脸。
“武丹?!”刘润新有些惊喜,下意识看了看武丹的胸部,大大的还在,“你怎么来了?”
武丹瞪了他一眼,“看什么呢!”
刘润新尴尬的一笑,眼睛一转,赶紧说,“看书啊。”
武丹真拿他没办法,可是他回答的也无懈可击。“我在这里半天了,你都没注意到,看什么书呢,这么入迷。”
刘润新看看周围,离他们最近的同学估计也离着七八个书架,他不禁有一种邪恶的犯罪的念头,不禁回想起刚刚看过的《犯罪心理学》里关于犯罪心理的三个构成要素:动力结构、调节结构和特征结构。其中动力结构里错误意识、非法需要、犯罪动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