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后的神态从容不迫,眉宇沉毅,清冷淡漠的眸里掠过令人惊艳的气华。
陆烨缓声向各位投资方代表致意寒暄,随着精心准备的路演材料翻页,他沉声介绍起整支基金的策略逻辑。
由浅入深,丝丝入扣,全场鸦雀无声。
基金最初的风格往往是主理人投资偏好和个人性格的集中体现。各类主题的权重、各类资产的占比,如同写在产品说明书上的参数,投资者只要大眼一扫,便清晰了然。
然而大部分基金产品的命运就像颠沛流离的逃荒者,在遇到一波颓势,或是市场震荡之时,任何单一的风格都无法抵御全方位的崩盘。
这也是为什么,许许多多的投资老手不相信基金经理的“鬼扯”,认为他们不过是吹出一场天大的牛。等风浪来袭时,这些基金要么不改航向以卵击石,要么追涨杀跌迷失自我。
他们早就对这种掺水的路演免疫。但却又被陆烨今天的路演结结实实地吸引。
他的思路完全不同。在一众不缺市场想象力的时机,他在增长极上的作风并没有太过冒进,反而将相当大的一部分预期仓位排到了优质白马股身上。而为了满足交易型客户的需求,他也分出了一部分资金,专门做经过多轮验证有效的中高频交易。
不少老道的投资代表开始琢磨,陆烨的风格,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风格?
答案却是,他没有风格。陆烨的所有决策都有严密的论证,相比于小道消息、夸大解读,他求真务实,取百家之长,因而推出的每一重策略都足以令人信服。
路演过半,内场的许多人已经悄声交流起来,言谈间不乏有对台上这位年轻而沉稳的金融圈新秀的赞赏,甚至已经有人在悄悄讨论将他挖去自家机构需要开什么价码。
微沸的人群中,一道复杂的目光始终牢牢锁着陆烨。钦慕、迷惘、不得不保持的矜持和距离,混合在一起,从钟欣漓的双目投向台上那个长身玉立的年轻男人。
第76章
知事故而不世故, 脚踏泥泞却纤尘不染,钟欣漓第一次见到陆烨时,便是这种感觉。
他像是北极的冰川白雪, 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