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机会,难得这小家伙愿意敞开心扉。
“能跟我聊聊是哪个终极问题?物理大一统?”
乔泽摇了摇头道:“不,是关于宇宙真实性的问题。”
“宇宙的真实性?”李建高感觉有些局促了,他一直觉得这应该是哲学命题,而不是科学命题。
“对,从思想实验缸中的大脑开始,如果从数学上来证明,那么只有一个答案,一个靠电信号驱动的大脑是无法分辨它所处的世界是否真实的。这很容易证明。”
李建高点了点头,他懒得问证明过程。
“所以我们要怎么证明或者证否我们这个宇宙是不是真实的?我们又是不是缸中的大脑?”李建高第一次从乔泽的语气中听到了困惑的情绪。
“但这个……你打算从何开始研究?”李建高忍不住问道。
“有很多方向。比如第一个,证明或者证伪宏观空间的离散性。就是说需要知道普朗克长度之下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如果普朗克长度真的就是宇宙的最小刻度,那么在普朗克长度之下的空间将不再有物理学,当我们能够观测到普朗克长度之下时,就成了无意义的像素化世界。而反过来,如果我们能证明空间是连续的,意味着普朗克长度之下还有新的且我们尚未发现的物理学。前者意味着我们的宇宙也许真是虚拟化的,后者则能证明我们的宇宙是真实的。”
“这……”李建高皱了皱眉头,问道:“你对普朗克长度了解多少?”
“1.6x10的-35次方米,当然这只是表象。因为现在我们研究、观察、测量微观世界的方式,是将更多的能量压缩到更小的空间。也就是欧洲原子核中心干的事情,用粒子加速器对撞。但是△x等于约化普朗克常数hba乘以光速再除以能量e。也就是说能量越大,对于微观世界的观察也越精准。
但同时如果我们把太多的能量塞进一个观察空间里,同样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创造出一个黑洞,这里就需要结合施瓦西半径来理解。施瓦西半径的公式是△x质量m乘以万有引力g再除以光速的平方。也就是说能量是跟施瓦西半径相对应的。所以矛盾来了,调高能量能解析更小的尺度,但同时调高能量也会导致尺度减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