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老师注意到这孩子属于天赋异禀。
去西林工大,还是班主任推荐家长自己找上门的。
真的,乔泽坎坷的求学之路,在张洪才听来就像是听玄幻故事一般。
真就想不通,高中时的乔泽到底是多自闭,才能让所有人都懒得去探究这个孩子大脑里那些干货。
“接触肯定是要接触的。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关于杨-米尔斯方程的证明,很有必要开一场国际学术报告会。你可以想象这次规格能有多高。华科院这边已经有人提议了,不过我觉得如果能在燕北大学办是最好的。不过这最终还是得看乔泽的意思。”
“我刚刚也在想这个事情。”张洪才的语气也变得热切起来。
举办一定高规格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绝对是提升高校跟研究院学术影响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这种会议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举办的。
理论数学家跟物理学家都很忙,没有特别的由头,你就算再三邀请,人家也不会来。
就比如爱德华·威腾这样的学术大拿。
还真不是给钱就能请来的。而且就算花钱请来了传出去也没什么意思。
乔泽的这篇论文就是最好的由头。
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的证明,绝对不止是让解决质量缺口问题看到了曙光,更意味着建立在杨-米尔斯理论之上的诸多物理理论,比如量子场论有了数学依据。
这在高能粒子物理、量子物理,以及相关的数学界无异于抛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以此为由头举办一场国际数学、物理会议,必然能让诸多大佬齐聚一堂。
而且这些大佬们肯定不会一个人来,又会带上不少学生。再加上这种级别的会议,足以吸引世界各地许多投机学者,哪怕是付费也要来参加。不为别的,很多人就为了跟顶级学术大佬们混个脸熟,每年影响力够大的学术会议基本都是如此。
举办的费用指不准都能赚回来,甚至还能赚一点。
这些教授、学生都过来了,亲眼来看看燕北大学的环境,回去后自然会留有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