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开始沉思,片刻后,张明睿才开口道:“你说的对,既然咱们要把期刊做成精品,一开始把关就要严格,咱们求精不求多。我觉得可以这样,前期咱们干脆不对外收搞,只收关于乔代数跟乔几何的研究性文章。”
周良诧异道:“那数量也太少了吧?”
张明睿答道:“实体印刷刊物可以先做年刊嘛,一年总能凑出十几、二十篇文章。不过网站上的电子刊可以随校随发,只要过审了校对完成后就先发电子版。”
“那审稿人?”
“这个简单,现在拿着乔泽的论文去找足够分量的审稿人应该不难。至于其他论文前期可以让乔泽来做主审稿人,等到乔泽把这个系列的论文都在期刊上发表完之后,估计几年也过去了,到时候再邀请乔泽担任新期刊的主编,保证影响力。”
“是个好办法。”
周良兴奋的连连点头,道:“我觉得这个期刊可以叫数理新发现,你觉得怎么样?期刊由咱们数理学部筹办,先从理论向做起,然后理论跟应用向论文兼收。一份刊物兼顾数学跟物理两门学科,一起冲击世界级顶刊行列!”
看着周良兴奋的样子,张明睿却冷静了下来,直接扑了一盆冷水:“我觉得挺好,不过没用吧?咱俩商量的再好,也得乔泽同意吧?他不同意的话,你去哪拉论文,拉审稿人?”
一句话,迅速将周良从近乎完美的理想中拉回到现实,讪讪的笑了笑道:“那咱们再合计合计?”
“嗯。”张明睿点了点头,思考片刻后说道:“这期刊光由数理学部筹办,估计难度比较大。乔泽也没那么好说话,不如把西林工大也拉进来。”
“对,我们不是还有个筹码没用吗?乔泽一直想让那个李建高成为院士,我们可以找数学部的院士联名保荐!这样,要不现在就把李建高教授请来,一起商量一下?”
“别。年轻人脸皮薄,贸然把李建高请来摊开了聊反而不美。你没发现今天下午这么好的机会,乔泽都没叫上他的导师?反而是他们那个院长留在那?我觉得可以把徐大江找来谈谈这个事。
一方面如果能说服学校这边,能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有个传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