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比起来,要强多少?”
“不好说。现阶段锂电池的能量密度150到250 wh/kg,一般商用领域大都在150wh/kg。根据当前华夏的工业制造水平进行推算,高性能的单离子电池仅能提升到大概700到800wh/kg,只有三到四倍的样子。
但最大的提升其实是能让安全性更高,因为这种设计能最大程度减少无效离子迁移,让内部的无效化学反应趋近于零。而且充电时间也能缩短,能量利用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高,对于长期在海洋执行任务的深海集群来说,非常有用。”
“仅有三到四倍?你还觉得这提升少了?”李建高已经不知道如何评价。
这玩意儿肯定不可能只用在深海集群项目啊,未来肯定会推向民用领域。
这项技术再搭配充电时间缩短,能量利用率更高,如果用在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手机等等电子产品上,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要知道为了安全考虑,现在就连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也就只能达到150wh/kg。
也就是说顺手解决了安全问题之后,未来这种电池开始普及,满电续航超过20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一周只需要充一次电的智能手机,续航十小时以上的无人机,以及发电站使用的大型储电设施……
李建高感觉他压力更大了。
之前乔泽说要让他来给新元素命名其实李建高虽然也震惊,但还没有太慌。
反正只是学界上的事情,最多也就是被那些研究员调侃几句。
谁想到这跟?等一系列新元素的合成还真不是一回事啊!
事实上周期表排后的这些新元素因为半衰期的原因,暂时还没找到能够大面积进行工业应用的办法。所以知道的人其实不多,也没对普通人的生活有太多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花费极大的力气好不容易给合成出来,没多久就衰变成其他东西了……
比如研究中经常用到的?-294,半衰期为0.7毫秒,通过α衰变成了鉝-290,也就是元素周期表上116号元素。同理,鉝-290也是一种极为不稳定的超重元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