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别提了,听说最初今年只有一个人获奖,就是那个法国人。后来压力太大了,才把乔泽加进去,然后就是两人了。据说院长安德烈选择走极端,就是因为这个评奖的事。”
“我早就说了,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黑幕!”
……
虽然热点横空出现试,也许每个人关心的方向不一样,但只需要恰当的引导最终会回归到所需要的方向。
在这方面豆豆显然是行家。
尤其是当国外的无数讨论被人转回到国内,华夏网络上无数人也开始针对诺奖跟乔泽自然科学奖的讨论,豆豆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出手。
这是对方先不讲武德,开始对普通人洗脑的。
这个时候,豆豆的网红气质就能用上了。
首选依然是微博。
甭管这个发布渠道是否正经,但影响力够大就完了。
“据说最近有国外某毫无公信力的网站质疑豆豆,豆豆太委屈啦。只能被迫站出来解释两句。第一,为什么我们要设计乔泽自然科学奖呢?当然因为传统的评奖模式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了。
更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科学类大奖(包含诺贝尔奖)的评审规则已经跟不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增长智商的需求了。学术的确有高门槛,但评审过程不该对普通人设置高门槛。”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