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脑子里飞速列对比。
两面的记录各有不同,但也存在相同。
不同点在于,正面的记录出现了:1.别开灯,2.敖包内声音,3.队员高热,4.滴血消失,5.齐领队去而复返,6.青雅盛修文去世。
反面记录出现了:1.盛修文存活,2.不知真假的小方和康同学
共通点在于:康同学去世,身上很红,推测是血,被割喉说得通。
顾行驰手指点着本子,脑海中渐渐地捋出来一条线,他低头再次翻阅前后,发现这两个相悖的故事,如果不提记录者的身份,单纯当做是同一个人看待,其实可以前后连接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是没有bug的。
第50章
假设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其实是一个人, 比如说人物甲,那这两个故事,其实可以这样连接。
人物甲是游牧研究所的研究员, 在萨布格尔敖包接手了一队前来勘察学习的学生,但在进入敖包工作后, 他渐渐能听到敖包里还有其他人的声音,并因为这些声音开始产生幻觉,比如看到手指受伤滴血但是没有血迹。与此同时, 队内也有其他同学也出现不良反应、高热发烧,队内向导齐望云就带走了病重的同学先去治疗, 人物甲则和其他同学继续研究工作。
随着听到声音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久, 人物甲的幻觉不再止步于血迹,他甚至虚构出了一个人物小方,不过康同学及时提醒了人物甲,这个小方是虚假的, 但很快,康同学就被杀害了, 小方也再次出现。这时齐望云及时回来带走了其他人,但人物甲却留在了这里, 或者就像正面记录的最后一句【盛修文去世了】,人物甲最终也死在了敖包里。
顾行驰把本子一合, 重重呼出口气。
这两个相悖的故事最后能拼接成这样他已经尽力,这也是勉强能让两个故事都合理的方法。如果这个拼接故事才是人物甲真正的经历,那诡异点最开始的发生, 就是人物甲听到的那些声音。声音会制造幻觉,并且幻觉还是以十分合理的形式出现,毕竟故事的最开始, 人物甲并没有察觉小方是虚构的。
可如果是想让后来者提防声音、提防幻觉,那为什么不能直接写出来?顾行驰觉得很奇怪,他重新看了本子,确实没有一句提及小心这里的东西,除了扉页上的一句‘别开灯,他在看你。’
思索片刻,顾行驰有两种猜测,一是幻觉的存在不能被戳破,否则就会像故事里的康同学,被立刻抹杀。
二是从声音开始,整个事情的走向都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