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过一回,希望多请些有名望的举人,甚至进士去各地任教。
张茂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子期,非是我等不愿如此,只是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傲气,九州这地方的百姓虽然淳朴,但是资质也愚钝。”
徐京墨作揖回道,“孟子有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简单说,教育人者先受教育。徐京墨意思是如今教书的夫子本事不行,所以才教不会学生。
张茂被他一噎,心里也不痛快,“不如子期去找找你的同期,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若是愿意,九州上下自然欢迎之至。”
找人是肯定要找的,只不过来的可不会是什么教书先生。
徐京墨从驿站寄了几封信出去,有送去临安的,也有送去金陵的。张茂等人知道以后,内心嘀咕,这个小徐大人莫不是真打算请自己的同窗去渔阳教书吧?
“咱们范学政都不操心这官学的好坏,小徐大人倒是热心。”
九州学政范大人成日里就喜欢掉书袋子,闲来无事经常举办个茶诗会,约上一群酸文人在那儿自娱自乐。这人出自范家,一向鄙视那黄铜之物,也不喜欢与寒门子弟打交道,觉得那是自降身份。
虽说范大人与他们不是一伙的,但大家并不冲突。
“他想做出点功绩,这倒好理解,如今看来,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人,晋升如此之快应当是得益于他的老师和舅舅。”
“张大人何出此言?”
张茂不屑地一笑,“之前送予他的几个佳人,居然被束之高阁,碰都不敢碰一下。初时我以为是防着我等,后来才知道小徐大人是个惧内的。”
被后院的女人拿捏住,当真无用。
严知府又问,“他要是真的请来了人,我等又该要如何行事?”
“多些秀才又何妨。”姜按察使一锤定音。
秀才到举人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何况三年时间,统共就一次乡试。但是秀才增多,总能说是教化有方,按照朝廷新的官员考核办法,这可是加分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