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北县内的田地,如今尽为郭北书院所有。”
“郭北书院将其分配,均以民耕,因此田亩又分三类,民田,学田,院田!”
“民田民耕,亩产八百,七成归书院,三成归农民,此外不做任何赋税劳役。”
“学田学耕,亩产千斤,因为文气蕴养,甚者可达千五,收成尽归书院,但耕种学子可得学分。”
“院田院耕,亩产三千,还有灵米产出,乃是师长之物,但学子也可凭学分兑换。”
“……”
梁萧看着手中的书册,越看表情越是精彩。
“亩产三千,还有灵米,这……”
话语最终,不知如何表述。
无花亦是蹙眉,念珠轻转,不作言语。
见此,梁萧也不好多言,只能继续翻看手册。
马车徐徐前进,不过片刻,道路两旁的稻田中就出现了大量农人。
他们正在收割稻谷,左右停放着大量车马,不少已经货满开运。
梁萧望了一眼,又是皱眉:“为何外层的民田无人收割,难道这田亩不同,成熟时间也不同?”
“若是如此,品质而论,那应该也是品质最低的民田最先成熟才对啊?”
“不对不对,农事不能这么算,民田质量低,成熟慢,所以收割晚,而学田质量高,成熟快,所以收割早。”
“……”
话语间,梁萧眼瞳一缩,大惊失色:“如此说来,那院田岂不是产出最多,质量最高的田亩?”
“亩产三千,一年几季?”
梁萧急忙翻看手中的书册,但却找不到相关介绍,让他愈发惶恐。
无花见此,亦是一叹:“凭此农桑之术,郭北一县之地,可养千万百姓。”
“难怪这些年来,郭北书院大开山门,广收学子,甚至公然接收流民,迁移各地遭难百姓,如今这郭北县内的人口,怕是不下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