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殛碑了。
就像之前他说的,能战不一定能胜,能胜不一定能杀,能杀一个不一定能杀一群。
李横江,就处于“能胜不一定能杀”的范畴,以许阳的实力,击败他不成问题,但很难将他留下来,纵然敌不过许阳,他也能保证全身而退。
所以,许阳只能动用“机甲过载”这样的最终手段,以一台千万器级的灵宝机甲为代价,重创李横江,夺取霸王无亟碑,并一举震慑白道各方,天下势力。
前者只是其次,重点在于后者。
他要震慑天下,令黑白两道,各方势力皆惧其威,好正式将万道学宫摆上台面,获得一段重要的发展时间,以应对两百年的战神之争。
这才是重点,李横江与霸王无亟碑,不过只是附带收获。
为何突然要站到台面上与各大势力对垒,之前的战略不是四处游击作战吗?
因为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打游击,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游击需要移动,没有一个稳固的根基,很不利于发展,尤其不利于许阳的“种田大业!”
没田没地,没山没水,怎么种灵植,怎么养灵兽,怎么产出各类灵材?
没有材料,又怎么满足炼丹,炼器,制符,布阵等各个流水生产线的需求?
继续去抢?
那些神武传承又不是傻子,龙虎台例子血淋淋的摆在那里,再加上天机阁之变,他们怎能不做警惕防备,还像个不设防的小姑娘一样任你为所欲为?
天机阁之变后,攻守之势异也!
不出意外,黑白两道,各大神武势力,很快就会转攻为守,化主动为被动,甚至各方联合,结营扎寨,几个神武传承收缩并拢到一个地方,合力对抗他的威胁。
届时,纵然他还能下手,收益与风险也不成正比,甚至还有阴沟里翻船的可能。
所以,继续游击,四处劫掠,是一种很愚蠢,很没有出路的做法。
必须要站到台面来,扎住脚跟,稳步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