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和权至龙认真研究了李新明提供的计划书。他提出的这家用来交换的公司不是什么娱乐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这家公司背景雄厚得吓人,由李崔两家牵头成立,H国好几个有名的大财阀都有股份。这家公司的经营内容十分高大上,是为了研发最先进的高新科技,但其实成立之初,研发成果都准备妥当了,只等着产品面市收钱。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经营计划受阻,公司核心产品被拿走,宣发成其他产品,效果是雷声大雨点小,销量不温不火。三年过去,公司为寻求转型尝试了不少行业,能溅起水花的不多,如今只剩一口气吊在那里。
乍看之下,这是一家相当失败的公司。康巴赫家在M国经商百年,对这种公司的经营套路很熟悉。不用别人提示,李真知已经看明白其中的猫腻。简单猜测,就是李崔两家,或者其他财阀,可能是自家的团队研发出一个和自家主营业务不太匹配或者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抢来了一个产品(这个可能性更大),评估过颇有赚钱的潜力,被其他人知道了,不管想抢还是想分钱,都挺感兴趣的。因为不明确产品的前景和市场反应,大动干戈不值当,所以大家都出一点钱,占点股份,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推出这个产品。试水过后,大赚特赚就各凭本事抢,只赚一点就大家分红当零花,亏本了也没有多少损失。
虽然李新明没有言明,按这家公司的股权架构推测,一般都是这个套路。
第77章 过渡新地图
甚至,李真知能猜出这家公司真正的股东是财阀家族里的不是正统继承人又有点受宠爱的富N代。能扯出家族名头做大旗,只为快速赚钱,肥个人腰包,又不肯拿住话事权,承担大责任,把别人顶在前面。
所以遇到变故时——核心产品被抢,直接歇菜,跪得丝滑,但公司一直没倒,维持到现在,既有富家子弟们死要面子的意思,也有各方补偿回护的意思。
这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没人敢惹。
前期开业时声势浩大,各方都打过招呼,都知道公司背后是哪些人。哪怕之后没了声响,也没人敢伸手动它。因为动了公司,等于动了一群富N代。
所以,三年间公司为寻求转型尝试了不少行业,都是想插一脚就插一脚,谁都不带怕的。至于赚得不多的原因,公司现在要死不活的原因,只能说,公司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