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除非是造纸厂子弟,没谁会半下午的跑去厂门口看告示,原主能够知道,还是因为同一批下乡的知青里,有一位女知青的妈妈就是造纸厂员工。女知青被亲妈和后爸瞒住了考试消息,支使她去乡下看望外婆。结果继妹考上,她自己反而下乡了。
在刚下乡,大家都还装成体面人的阶段,这位女知青就因痛斥自己家长而被大家疏远。反而正是因为这份疏远,让女知青过得比原主更安生一些。
造纸厂考试的题目倒是不难,学历也只要初中毕业就可以,但造纸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七零年的造纸技术有限,污染和噪音都很严重,防护措施也不太好。
更何况,城西这家造纸厂,做得最多的就是牛皮纸、草纸这种比较粗糙的纸张,原料不可能是崭新的好纸浆。到时候一开工,粉尘满天飞,那场面可够难受的。
如果有门路,能够分去做造纸、切纸这样的工种还好。若是被分去打浆,那简直了,原料都要手动搬运和投放进去,魏同心都不敢想那是怎么样一个画面。
她虽然很敬佩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们,自己却并不想融入其间。
说到底,还是因为干电商的年头太久,只喜欢选品赚差价,不爱自己生产,已经形成思维惯性。
毕竟,除了大促需要熬夜,业绩压力一年比一年之外,她一个电商运营,用不着受什么身体上的苦。
天天在办公室里坐着,最多吸点老板的二手烟三手烟,伴随一些肩颈腰的职业病,相比于此时的造纸厂打浆池,都不值一提。
唉,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个年代的简体字,跟她会的简体字一样吗?
她隐约记得简化字的推行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简化字的样式也出过好几版,甚至还有推行之后废弃不用的版本。比如她高中的数学老师,就习惯把“餐”写成“歺”,搞得他们抄题的时候一头雾水。
虽然原主的记忆很全,但这记忆并不是她自己的。虽然清晰,却并没有太多具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