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还得去韩老板的农场进货。
掌管着孙记酒楼的孙满福更是苦不堪言,这韩泽玉可真记仇,完全拿他当冤大头宰了。
可谁让原材料被人家掌控了,各大酒楼的老板们也唯有苦笑连连。
知道县令大人多次表彰韩记食肆的纳税额高,也知道他们出钱修了路,可谁也没想到修的那么规整。
能不规整嘛,韩泽玉拿修路练手,锻炼异能熟练度。做泥塑小人儿练习精准度,副业搞的是风生水起。
他们农场的大棚不是用塑料做的,关键现在这朝代也没有塑料布。
琉璃的价格也不是他能承受的。
韩泽玉思前想后,去琉璃作坊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瑕疵品。
因此我朝第一个纯土木结构,且拥有全景天窗的蔬菜大棚诞生了。
干活儿干累了,抬头看看天,头顶上全是奇形怪状的窗户,里面镶嵌的可是琉璃啊!他们平民百姓哪里见过这阵仗,纷纷都以能进入大棚工作为荣。
别说佃户和流民了,就连自诩有些见识的小齐同志也是开了眼界,一般的工匠可盖不出这样的房子。
嗯……有窗户有门,应该算是房子吧?
韩泽玉听从老爹的建议,种植了一些抗冻耐寒的蔬菜,保证在零下十度都冻不死的那种。
当然了,韩泽玉也不是那种连蔬菜都压榨的黑心商贩,辛辛苦苦种下的菜,总不能天天考验他们的极限生存能力,多少还是给送些温暖的。
大棚的密封性相当良好,保温效果杠杠的。
不过基于大棚里需要点炉子,因此每隔一个时辰就要通风一次,以免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
大棚里种植有乌塌菜、菠菜、香菜、冬寒菜、雪里蕻。
收菜的时候难免会弄掉一些菜梆子,剁碎了拌成饲料,农场里的家禽养的那叫一个圆润。
肥点儿好呀!大家都缺油水,就喜欢肥得流油的。
村里有聪明的还会利用空屋子种蘑菇,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