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早就心知肚明了。
或许,她要等的人,还真是这位……
定了定神,殷婵继续说道:“旧墨认为,实用最重要,重苦干,轻辩论,新墨则认为,理不辩不明,光知道埋头做事,做什么都不会成功,想要达成目标,先要寻求真理。”
殷婵举例说:“比如要画一个圆,旧墨便会取出一把规,要画一个方,则会拿出一把矩,旧墨认为,有了规矩,就能画出方圆。新墨却认为,世上本无标准的规和矩,也就画不出真正的方和圆。”
李昼:“……”
她都要被绕晕了。
宋刚看起来和她意见相同,摇头说:“新墨这不是抬杠吗?”
殷婵神色微妙。
宋刚改口说:“新墨真有想法啊。”
糟糕,殷姑娘居然是新墨!
书生神色忧虑,又似乎有些感同身受:“莫非,新墨与旧墨之争,竟然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殷婵叹了口气:“两派的行事作风,差别越来越大,旧墨做事义字当先,声称义即是利,新墨却要利害权衡,选择一条利益最大化的道路。”
“永熹十一年,五星错行,岐鸣山崩,引发了一场大地震。当时的墨者,两派矛盾还没有现在激烈,虽然理念不同,却还能和平相处。两派在巨子的带领下,一起入山救人,谁知,刚找到一户被压在山石下的人家,余震就已经来了。”
“身为旧墨之首的巨子,坚持要留下救人,新墨众人却认为,怎能让巨子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几个未必能救出的普通人?”
“巨子却对新墨首领说,我若身死,你便为巨子,墨者岂会因为我一个人消亡?”
“新墨首领则说,巨子是整个学派的领袖,若是死了,必将有一场大动乱。”
“两派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余震转眼便至,新墨首领一声令下,强行带着旧墨撤离,却在最后一刻,被旧墨挣脱。”
“以巨子为首的旧墨们,回到了山崩地裂的岐鸣山,搜寻到了十三个失去父母的孩童。”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