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他声音清亮,唱念声在八角攒尖斗拱顶里回响,若不是尾音发颤,额头密布汗珠,看起来只不过是在唱一折最寻常不过的开场戏。
戏台对面, 却不是观众席, 而是一座紧依山体的神庙,庙前梁柱上有一对楹联,上联是:
【万年宗社显应侯】
下联是:
【千载威名镇海王】
看来,这出戏的观众不是人,而是这显应侯、镇海王。
前台已经在唱开场戏,后台的演员却是面色如土,不见即将上场的忙碌。
班主赵桂花的尸体冷冰冰地躺在地上,桂花班供奉的太子菩萨像也碎了一地, 当家花旦赵素兰和小生赵二宝瘫坐在地,年纪更小的演员跪坐在班主尸体旁,无声地流着泪。
赵素兰全身都是冷的, 脑中回想着桂花班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桂花班离开了官山县, 一路唱到了乘州南, 班主攒了二百多两银子, 盘算着攒够钱了,就回老家买田宅, 徒儿们若是能读得进书,就去念书,陛下出了新政,贱籍也能考科举,只要能出一个金榜题名的文曲星,桂花班就能摇身变成士绅之家,再也不是下九流,不用卖笑走江湖。
也许是这一路走得太顺了,也许是桂花班太贪心了,走到王家村,王氏族长出了五百两银的高价,请他们去村里唱庙戏。
班主和赵素兰、赵二宝几个年纪大些的演员,听到这开价心里都犯嘀咕,可钱财迷人眼,干完这一票就能回老家,漂泊了半辈子的老班主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个田舍翁,小演员们更是心心念念读书考科举,扮过了王侯将相,又怎么甘心一辈子庸庸碌碌。
来王家村的路上,赵桂花反复叮嘱,只管唱戏,其他的不管是什么,看到了只当没看到,听见了就当没听见,唱完就走,别管闲事。
年纪最小的莺儿都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桂花班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会在这种事上调皮捣蛋。
谁也没想到,最先出事的是经验最丰富的老班主。
昨天晚上,刚进村子的桂花班就被王氏族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