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艾天明在家人眼中不具备独立决策能力,他也没法通过正经谈判的方式说服他们,那他还是别参与了,凌穗岁表示她会自己解决。
公司账上没钱,她个人注资就是了。其他股东愿意跟着投她欢迎,接受股份被稀释也可以。
这是凌穗岁向外界发出的信号:她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也会认真做好补拍工作。如若不然,她不会冒着风险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
这剂强心针打下去,有些浑水摸鱼唱衰《浪潮之下》的声音总算消停了,天线和央视也松了口气,事情能解决就好。
有了钱,接下来的事情都好说。什么时候补拍,找谁来拍倒成了次要的事情,配角演员还是很好找的。
在多方碰头,商量收入分配调整时,凌穗岁希望提高其它电视台购入播放版权的收入比例,针对具体数据,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凌穗岁提出了阶梯式比例,才勉强达成初步共识。
上星的收入分配算是解决了,在网络播放这边,凌穗岁也很有想法。
她询问天线视频:“听说你们想给自制剧引入绩效机制,通过播放量来结算演员片酬?”
不得不说,这是平台掌握终端用户渠道后,话语权再次扩大的证明。天线打着“引导影视从业者为观众服务”的幌子,实际上只是为了转移风险,一分钱都不想多出。
毕竟,它的绩效机制只有未达标的向下调整,可没见到大爆剧的向上奖励呢。
天线视频很惊讶,她难道是想把买断变成分成?
这可不行啊——平台都预付了一部分网络独家播放的买断费用,这时候说要改?疯了吧?知不知道这要牵扯到多少合同,多少广告商的赞助金额啊!
好在,凌穗岁并没有打算整个大活。
她说:“我们谈的网络独播版权是三年一签,天线享有优先续约权。我的意思是,前三年保持买断不变,后面的会员拉新、广告收入等等,我希望能和平台分成,我们调整这部分的比例就好了。”
“至于分成方式……下不保底,上不封顶。”
哦豁?这是真正的分成,天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