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
作为一国之主,如果放任一介平民状告开国功臣之后而不阻拦,甚至鼓励支持,岂非寒了老臣们的心?是以,哪怕心里不以为然荀成祖也要摆出态度来,至于最终结果那得看事态恶劣程度了。
自认气势足够震慑少年,荀成祖老神在在地掀开茶盏……
“回禀陛下,当年换子的正是国公府的老太君周氏,换走的是我母亲韩珍。”
“咳,咳!”荀成祖勉强咽下呛嗓子里的茶水方才保住了颜面,他恼羞成怒地将手中的茶盏扔回桌案,‘哐当’一声脆响惊得众人慌忙下跪,“陛下息怒!”
“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荀成祖猛地从主位上站起,大步跨到许哲宁母子身前,“一旦查清确有其事,就是株连九族的欺君之罪!”
如果韩珍才是国公府的孩子,他们这就是在状告自己的亲生(外祖)父母,即使占理也不容于情,最好的做法是由相关联的第三方出面举证。
瞧着许哲宁那执拗的眼神,邵公公暗自叹气,他总算明白这母子二人像谁了,不由得躬身上前劝道:“陛下,这都快到未时了,您中午都没顾上吃饭,您看我们是不是先歇息一会儿?许公子总不能把人证物证带在身边,想必准备这些也是要时间的。”
一句话缓和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氛围,荀成祖气恼他们母子脾性太直授人以柄,心底其实很欣赏这样的直臣,他摆摆手满脸不虞地走回里间,“那就先歇会儿,两位爱卿进来一起用膳吧。”
之前被点进皇帐亲眼目睹皇家秘闻的老臣,互相搀扶着进了里间,两人陪荀成祖风风雨雨三十余年自认对皇上还算了解,用膳不过是托词,一来让韩家母子冷静下来想清楚是否真要不顾名声撕破脸;二来是扣住他们二老不去给国公府通风报信。
显然,荀成祖明面上训斥许哲宁,实则是在偏帮这对母子。
两位老臣对视一眼,默契地选择闭嘴。
然而总有人“不识好歹”,待到荀成祖慢条斯理地用过晚膳,大皇子一干人等因谋逆重罪被关押、三皇子突发急症被遣送回皇城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不明真相的大臣们徘徊在皇帐外等里面的人散场好打听消息,结果一等就等到夜幕降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