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回来。从前唯唯诺诺,患得患失,结果只是让生活变成一团乱麻。痛定思痛后,是理过思绪、定过战略,可耐不住生活习惯如滚滚洪流,夹裹着她,干着急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子毫无起色一天天溜走。她需要大刀阔斧喊停!为了开拓新局面,她向老板请了五天的假,一个人跑到了哈尔滨。人人都有梦想城市。杨青青记得朱贝妮的梦想城市是马德里。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杨青青和朱贝妮之间,还没有熟念到互诉梦想的程度。杨青青之所以知道这一点,全因为朱贝妮于大一发表在校文艺副刊上的一篇文章。“有个同学,她的梦想之地是巴黎,于是她就画了一幅艾菲尔铁塔挂在墙上。我的梦想之地是西班牙。对西班牙我知之甚少。极小的时候读过一篇童话,稍大一些读过三毛的马德里和撒哈拉,没有经过思维和推断,我就这样爱上西班牙,爱上马德里。对马德里我怀有一种类似宗教崇拜的感情:从不理性分析,但是深深向往。”时至今日,杨青青对那篇写梦想之地的文章仍旧能脱口而出。只怕作者本人早已忘记。杨青青时常怀疑,正是入学伊始就彰显了她的过人文采,才引得许文衡对她刮目相看的。在文章启迪下,杨青青决计给自己也找一个梦想地。对着中国地名溜一圈,她发现“哈尔滨”这个名字最适合。它名字内不带一个俗字,组合起来朗朗上口,莫名又带着异国情调。人人皆知,不需要多费口舌去解释。完美,就它了,她对自己说。可惜大学四年并没有机会跟任何人畅谈梦想。梦想之地就渐渐被淡忘。如今愁绪袭人,为了平复内心的躁乱,杨青青要逃离上海,才想起曾经的梦想地。上周六出发,下周五回。乘红眼航班,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历时3小时,落地浦东国际机场。凌晨1点,公共交通停运,深夜机场大巴倒是有,只是不顺路。黑车不敢坐,杨青青选择出租车回自己的小窝。每一次归来,都倍觉上海美好。原本为一个人留在一座城里,久了久了,不觉移情。人还是一如当初疏离,城倒好像是自己的城了。回到阔别一周的家,欣喜更加明确。顾不得洗换,杨青青扑倒在自己的床上,眼睛一闭,放心地睡去。早晨醒来,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